0. 写在前面
五一假期,别人估计在轻松浪漫中,我在苦逼的找房子,至此今天已经确定搬到哪里了,心情放松了,有空记录一下这一历程,并且也回忆回忆这几十年的搬家历程,哎
假期看的第一个小区,由由村
最终确定了在 申城佳苑一期C块,这里上学,生活,工作各方面来看都比较方便,只是房租给的比较肉疼
1. 村里的村里 到 镇上的村里
记得我6岁的时候(1993年左右),经历了第一次搬家。从出生地(塘堰村)搬到县城的一个郊区(麻纺厂附近)。当时听妈妈说因为家里的两亩地根本不够一家吃,所以到县城投靠妈妈的二姐,当时二姐在兄弟姊妹4个中,算过的最好的,她在城里面做早点生意,比如卖小笼包,煎饺,稀饭,胡辣汤,每天早上生意不错,来吃的人络绎不绝,现在想想那味道真是好,可惜吃不到了。所以我妈妈就想着在他们那个地方做晚餐,下面条水饺,比如牛肉面,卤菜,啤酒等,卖给对面的麻纺厂晚上上夜班下班的人,可想而知,这晚餐需要熬夜,有时需要到2点左右,才收摊回家。而且没有正规的门面里面做,只是用塑料大棚简单搭建的一个临时售卖点,可以放下4张大桌子,煮面条的煤炉,放碗筷等工具的桌子,不管刮风下雨,下雪结冰,都在外面,妈妈真辛苦
当时我们小,也偶尔跟妈一起打理晚餐生意,一晚上,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真是很难熬,很难熬。大多数时间,我们在租房处睡觉,妈妈在2公里外的麻纺厂对面,忍受着艰辛赚取我们的生活费
这样的晚餐生意一直持续到我上小学4年级。不知道当时为啥没有继续干了,可能是因为麻纺厂的人不多了,也可能因为周边的竞争者多了,赚的更少了。我记得很清楚,当时我们的位置也不好,丁字路口,我们在路口对面,而厂在路的那一边,而且那一边的两边也有做晚餐的。。。所以很多人应该不会舍近求远来我们这
辛苦了,妈
麻纺厂租的地方随着我们(我和弟弟,差3岁)长大,原先的小屋已经不够住了,所以搬到该房东的另外一个大单间了,从这个地方到我上幼儿园(春雷幼儿园,三拐塘)以及到小学(城关一小,西大街),大概有3公里远,每天大概走路要40分钟
2. 从镇里的村里 到 另外一个街边
在我4年级的时候,我记得我妈妈已经不在做晚餐生意了,而是转为早点生意,就是蹬一辆三轮车,车上有煤炉,有平底锅,还有案板,可以擀面皮,做香葱煎饼,鸡蛋饼等,随车还带着一把大的伞,可以几乎把整个三轮车遮挡住,为了挡风挡雨,也是没有租门面,蹬着三轮车,哪里人气旺,到哪里卖煎饼
这一年,我们从麻纺厂搬到了西大街,是一间两室一厅的大房子,还带个很大的后院,适合我们玩耍,并且离我上学的地方只有200米,每天跑步两分钟就到,很近很近
在这里,我从4年级读到了初一
我不记得,是啥时候,我爸妈将我的户口通过城里的一个亲戚家从农村转到了城里,这样就有机会在城里面念初中和小学。现在回忆回忆,这个选择是非常正确的,在城里面的念书,改变了我的命运,否则我估计和大多数农村的亲戚一样,读到初中或高中就辍学打零工了,或学个裁缝,厨师之类的
3. 从街边 到 镇中心
小学升初中,我考取了县里最好的中学,舒城二中,我记得我考了185分,语文+数学,这个分可以上,但是不一定能分到好的班级,所以我爸妈托关系,经过了一翻周折,进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班,11班,一共12个,12班是重点班,但是11班的老师和12班是一样的。
这个时候我记得又搬家了,搬到了鼓楼街(舒城人都知道的,城中心)肖家巷,靠近老县医院。一个大单间加厨房。这个地方看起来比之前的更富裕一些,而且到二中沿着玉带河跑步3分钟就可以到学校,非常方便,另外住的地方隔壁有个考上清华大学的才子!
环境好,邻居好,适合安静读书,这里我经历了高考,也读到了大学,更经历了我人生中非常悲痛的时刻,我失去了我的弟弟,得了骨肉瘤,103天就去了,就在2007年,高考结束期间,年少无知的我以为只是骨质增生,没啥大毛病,开点药就好了,没料到一查,县医院直接说到合肥 安医一附院看看吧,我妈妈回来告诉我,说你弟弟不行了,而且医生还问了我妈,家里有几个孩子,也许这点给我妈造成了很大的影响,以至于结婚有一个小孩的我,也建议我多要一个小孩,我的妈妈
07年发生那事后,对我们家庭打击很大,后来煎饼早点生意没有做了,我去上大学,爸妈去杭州投靠大舅,做服装加工制作的杂活,做衣服没有手艺,只有煮煮饭给厂里打工的人,或整理整理做好的衣服,打上吊牌,订扣子等
4. 到杭州五堡谋生
大舅家的二儿子在杭州做裁缝,工资还不错,2005年左右,在那边结婚生子了,所以为了照顾孙子,大舅他们也去那边了。后来我爸妈离开舒城后也来到了他们那。亲戚帮亲戚
我在大一寒假还是暑假,不记得了,(2008年)去了爸妈那里。第一次去,在路上很新鲜,各种高楼大厦,很气派,当时是三表弟接我的,大舅家一共三个儿子,还做了出租车,很兴奋。下车后,七拐八绕,穿过老小区,周边各种铁皮搭建的房子,零零散散,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脏乱差,让我大开眼界,天啦,人还可以住这个地方。。。
终于到了我爸妈住的地方了,走进一个矮矮的一个大门,一个走道,黑漆漆的,两边是门对门的租房,门上写着编号,我爸妈在右手边的第一号,灶台在窗户外面,看到了爸妈,爸妈把灯打开了,这才看清楚他们的脸,屋里很简陋,一张二手的白办公桌,木板搭建的床,几个板凳,还有一个风扇,我走进去,几个人一站,显得特别拥挤,估计就10平方,太小了,后来了解到其他几个房间是一样大,也是全国各地来到杭州打工的,大都40岁以上,有2个孩子,挤在了10平米的阴暗的房子里,做法在窗户旁,上厕所洗澡啥的就更简单了,旁边不远处两墙之间搭的一个,有个水龙头,有个铁门,门栓上,拎个装好温水的捅,带个洗发水,毛巾,就可以洗洗冲冲了。。。
以前没有拍照片,用语言真的没法形容当时的情景。真的不敢想象,爸妈在那个环境下打工赚钱,而且,一干就是10来年,这里我爸妈因为种种原因换过多次“房子”,也住过铁皮搭建的房子,我也去过,冬天晚上风嗖嗖的,夏天里面像火炉。。。那片打工的人还希望能租到这样的房子,只是因为便宜,能省下多一点钱,往家里寄。。。
我每每去那里都在想,啥时能住上自己的砖瓦房,而不是铁皮人家的房,我要发奋读书!
5. 安庆 大龙山
高考发挥失常,考了个二本,令父母很失望,我也很自责,觉得对不起爸妈,但是事已成此,不想复读,就直接去读了,想着在大学好好读,考个985的研究生。当时去安庆的时候,是和爸妈一起去的,路上大概3个时辰,爸妈一起帮我拎行李和一些我以为上大学要用的资料啥的(结果4年根本没用到)
读的是通信工程,以为出来可以去移动联通,因为那有钱
在安庆度过了4年的时间,考研考到了北京一所985的学校,实现了我的愿望,2011年3月,我第一次来到了北京,参加研究生复试
5. 北京 海淀区 中关村
安庆跟这的学校,压根不能比。客观的说,差的太远。后面我会带着儿子去看看几所学校,让他知道这个差距在哪,也会建议他,一般的学校就不要读了,意义真不大,没考上好学校,再重考,非重点不上
这里度过了2年多的研究生生活,认识了很多牛人,开阔了眼界,原来世界那么大,厉害的人真厉害,所以说一所好学校,不仅仅是老师好,更重要的是身边的同学牛,他们可以影响你,让你逐渐也成为比较牛的一员,近朱者赤嘛,而且有更多的福利政策,比如有各种的演讲,来自MIT的某某科学家来开讲座,有来自某巨头公司的人来宣讲他的观点,有各类名校的联合培养交换的机会,这个在普通学校压根就见不着。。。
6. 回到 合肥
毕业在北京,没有找到好的工作,所以回合肥老家,来到了科大讯飞,做语音识别了。因为刚毕业嘛,激情满满,当时公司还有半年的宿舍给我们住,记得就在公司旁边,租的美菱公司的员工宿舍,上下铺的那种,那时很兴奋,几乎天天都是晚上11点下班,第二天8点上班,没有周六日,天天干,期望出成绩
实习期3个月,干到第二个月的时候,我发现这个工作不是我想要的,于是申请转岗了,从应用到内核组,搞算法了,哈哈,现在看起来做的决定是对的
14年,年纪也不小了,经同学介绍谈了对象,在合肥买了房准备结婚用,后来由于还贷压力大,所以跳槽了,来到了杭州 阿里巴巴
7. 杭州 西溪
这里经历了装潢,结婚,生子,同时也经历了工作中的各种酸甜苦辣,幸福的,和不想经历的都有,这里不展开了,这里面苦水比较多,不吐了,本篇主线是说住
在余杭郊区,草荡海,6楼顶楼,而且是梯形的,越到里面越矮,夏天晚上11点回来的时候,墙都是烫的,大小只有10平,外面有卫生间,没有厨房,一个月500,穷啊
就是这个房,我住了3年,在杭州一直没有换过,老婆也陪我一起,待老婆怀孕后就回老家了,然后我们一直分开的,没有家的感觉
因为在阿里干的实在太憋屈,18年10月底,我跳槽了,来到了上海
8. 上海 浦东 张江
确定了公司位置后,在方圆3公里范围,确定了几个小区,然后选择了其中一个,紫晶苑,大厅隔断的,大阳台,5楼,总共6楼,1500一个月,租下来了
目前住的紫晶苑,47弄502
这里我住了一年半了,后来办不了居住证,而且小孩来又不是很方便,于是这几天换独立房间,经过3天的找房经历,最终确定了文章开头说的那个小区,每个月4400,外加水电网,燃气,200,另外办理居住证 也要2000/2张,大人一张,小孩一张,这样才可以上附近的东方德尚幼儿园(公立),为了上学,为了和小孩在一起,花费这么多,是值得的,就像我的父母为了我的求学而付出的一样
打包前乱操操的,我坐在一边发呆,心想,以后再也不一人搬家了
因为已经成家,不要再过像没成家的日子
为来的日子,估计还要搬几次家,但我相信,次数不会很多
路过的朋友,如果感觉文章对你有启发,能否微信扫一扫,随意打个赏
(如果需要转载,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呐喊的少年)